推薦閱讀對象:
我的閱讀動機:
筆記:
第六課: Extraordinary 超凡
如何取得超凡的體驗? 還記得上次經歷精彩的體驗是什麼嗎?
是不是你在排隊等候的時候也是這樣:
研究人員用電腦模擬排隊, 探討受試者的感受。 螢幕顯示隊伍的長度及受試者的位置。受試者在隊伍很長、有陣子沒動和前進緩慢時容易顯得不耐煩, 但在隊伍迅速前進時明顯比較開心。
不過研究人員發現。如果隊伍在最後移動很快, 受試者的印象好很多; 如果隊伍在最後移動很慢, 受試者的印象差得多。
==> 結尾是影響印象的關鍵
體驗的我, 是整個過程中真實的感受
記憶的我, 可能是最後的感受、極端的感受或是一開始的感受
(作者透過他去印度學習冥想的故事來比較體驗的我與記憶的我的差異)
介紹峰終體驗:
哪些時刻是影響或給予我們最有印象的體驗
- 極值體驗, 最驚嘆、最新鮮的感受
- 事前的期待與事件的開頭
- 結尾的收穫體驗
透過峰終體驗, 把它實現在平常的生活之中吧! 設計自己平日峰終體驗的行程, 享受平凡無奇的超凡魔力
第七課: Status & Significance 地位與重要性
擁有高地位(社會階級)的人, 比較容易有健康的身體與感到快樂。
其理由是高地位的擁有的三個要素:
- 高掌控, 更能掌控所做的事
- 高能力, 更能選擇所做的事, 更多機會做新的嘗試
- 高社會參與, 更有機會和同儕、他人與社群攜手
Michael Marmot: 「我不認為人是為了地位而做事, 而是地位給他們機會去做有益與有趣的事」
=> 目標不是為了取得高地位, 而是為了去做更有益的事、更有趣的事, 透過提升社會地位的途徑去達成
提升地位不是為了去跟人比較來取得優越感, 而是透過提升地位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更有趣
五個提升地位的途徑:
- 教育、教育、教育: 提高自己的能力, 更能掌握事物
- 參與和掌控: 進行艱難挑戰或是社會參與, 從艱難中設法掌控局面
- 擁有故事, 展開旅程: 展開新的體驗, 發掘自我與能力的不同面向
- 運動與冒險: 身體健康也是一項指標
- 關掉電視: 通常你沒別的事情好做才會看電視, 去做其他比較不無聊的事情
Mme C. J. Walker, 一位在密蘇里州洗衣服以賺取 1.5 元日薪的黑人女性, 後來慢慢發展生髮劑的事業成為了百萬富翁, 並以她能力所及拓展事業將工作機會提供給黑人女性, 給予他們不錯的薪水
Markus Persson, 開發 <<當個創世神>> 的軟體工程師, 他以25 億美元的價格把遊戲賣給微軟, 一夜之間家財萬貫, 享受了極其奢華的物質生活卻感到孤獨與茫然
比較兩者故事進一步討論把地位的概念轉成重要性
重要性是一種不只為了你的成功。你位於中心, 但目標不只是成就自己, 更是成就他人。
重要性不只是以自我為中心, 也以他人為中心, 密切關乎他人, 把你和他人連結在一起。
感想:
現在回想起來, 以前許多的冒險與旅途都是那些記憶中的我, 我們保留了美好的回憶, 雖然忘了許多枝微末節的體驗, 但透過峰終體驗的理論, 下一次也許可以創造出更多美好的經驗。想起在學時期的自己, 暑假、寒假這些較長期的假期, 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 因為那時候的我還不懂如何規劃自己的生活, 但現在不一樣了, 從現在開始好好思考下次的假期要做些什麼挑戰,即使是短暫的假期, 也能帶來美好的體驗。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有個道理是說 "把錢花在別人身上, 有時比花在自己身上更能帶來快樂的感覺", 去拜訪久久未見的親戚, 會帶著一些禮物去探望他們, 同樣的一顆蘋果自己吃與送給他們吃, 對我來說送給久久未見的友人帶來的滿足感比較多, 亦或是與其花大錢買一台昂貴的名車不如買一般的車子, 然後把剩下的錢拿來花在帶家人出去玩的旅費上更值得開心。 也許可以透過這種行為來顯現出自己的重要性吧! 但在付出前, 也要讓自己有能力去付出, 所以自我成長也是非常重要。
整本書看完後會發現, 其實每個章節都是環環相扣的, 離線出門後去邁向那些新的故事, 故事裡我們可能會遇到不同的夥伴, 我們可能遇到不同的挑戰, 透過強烈的專注去克服那些新的冒險, 從而我們蛻變達到超凡的自己, 也許透過這個故事讓我們提高了自己的重要性。
我接下來想做的事:
- 好好規劃自己的生活
- 去付出吧! 不要在那麼珍惜獨自的時間, 把它花在重要的人生上吧!
- 重複練習 7 章所學的概念, 可以考慮一個月或一個禮拜練習一個章節
Reference: